2023年阜南县政府工作报告(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5日在阜南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阜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胡天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拼搏2022,我们迎难而上,勇毅前行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阜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阜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考察安徽亲临阜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应对挑战中改革创新,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这一年,我们信念坚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强大思想指引、磅礴精神力量。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共识更加凝聚,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这一年,我们斗志昂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2020年以来最严峻疫情防控形势,积极稳妥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市经济运行考核逐月进位。这一年,我们初心如磐。始终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尽心竭力补短板、促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街巷改造等21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专项提升行动深得民心。就业促进、安心托幼等10项暖民心行动深入实施,人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这一年,我们奋发有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忠诚尽职讲担当、争一流,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电商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等8场现场会在阜南召开,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黄岗柳编入选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全省唯一。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实现了阜南历史上百亿元项目零的突破,从正式洽谈到签订协议再到投产、纳统,仅用时百天,刷新了当年洽谈、签约、建设、投产的“阜南速度”。
2022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1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增长4%;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31元、16207元,分别增长4.5%、7.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稳增长、提质效,全力打造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新高地,提振了“阜南自信”
扎实推进一产“两强一增”。选派科技特派员323名,实现行政村“一对一”全覆盖,建立复合型科技特派团4个,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家。新认定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4家、市级2家。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8%、93.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5.1万千瓦。粮食总产量91.56万吨,创历史新高。奋力推进二产“提质扩量增效”。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5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3%。深入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13581”龙头培育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1.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3件。成功创建省级质量强县。稳步推进三产“锻长补短”。开展“皖美消费 乐享阜南”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内需消费6000余万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8家,着力打造县域商贸中心,获批2022年度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持续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2%,总量稳居全市第一。阜南县物业行业协会、阜南县鹿城镇商会荣获全国“四好”商会称号。黄岗柳编文化产业园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二)抓改革、促开放,持续激发更高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书写了“阜南担当”
坚持“招引第一”。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展双招双引,建立健全双招双引及产业项目联席会等工作机制。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三峡能源风电及储能电站、五星级标准酒店综合体、暖民心便民商业综合升级等重大项目相继成功签约落地。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中心,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深入实施“人才引进20条”“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高层次人才1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36人,培育“江淮文化名家”1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坚持“效益制胜”。积极开展园区“管委会 公司”改革,挂牌成立阜南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政企分离。加快低效企业整治,梳理各类不良企业36家,清理低效闲置用地143.7亩,淘汰落后产能,园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力推进“标准地”改革落地落实,完成标准地出让10宗1733亩。坚持“企业优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坚持“六零服务法”,秉承“亲人式”服务,践行“四到”服务理念,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42场。召开星期六要素保障会65次,解决问题206个。依托为企服务平台,办理各类企业诉求2558个。积极开展政策上线,发布免申即享政策44项,有力稳定市场信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万户,达到9.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