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严控“两高一低”项目,以更大力度倒逼高耗低效企业转型退出。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全面实施循环化改造,支持慈湖高新区、当涂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动绿色产业化,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细分领域,支持欧冶链金打造全国废钢交易中心。

  (二)突出扩大内需、攻坚高效循环,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打好促进消费组合拳。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创新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加快建设“5分钟便利店 10分钟农贸市场 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开展旅游回暖攻坚,提升采石片区整体保护开发利用水平,力争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早日晋升4a级景区。大力发展研学旅居、商务会展等跨界融合消费新业态,积极培育民宿、露营、数字等消费新热点,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做强“创客 ”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有序引导网络直播等规范发展,积极创建电商示范企业。

  打响招大引强新攻势。深入实施招商引资“赛马”计划,瞄准重点央企、世界500强、实力民企、大院大所、头部基金,持续深化市领导领衔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制度,开展产业链生态招商、基金招商、商协会招商、场景招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内外资,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着力在招引百亿级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5%、18%。强化招商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签约项目当年落地率不低于50%。指导县区、开发园区立足主导产业,确定1-2个细分产业,提升招商工作的“压强”和实效。

  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树牢“大项目”理念,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实施重点项目1046个、年度计划投资1075亿元。持续深化“七未”项目攻坚,完善项目集中开工、季度拉练、督查通报等推进机制,推动山鹰超级工厂等278个项目尽快开工,泉峰智能制造等364个项目加快建设,皓元药业等197个项目早日竣工。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建立吸引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库和民营企业发债“白名单”,力争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方向,确保谋划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元;制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按照成熟度分级分类推进,储备项目转化率超20%。

  打造要素配置升级版。健全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周六会商”协调解决机制,深入实施亩均效益、铸造产能、能耗等综合评价,让最好最优的项目得到最优最快的要素资源配置,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迭代升级“标准地”改革,完成土地供应1.8万亩;全域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6%;深化闲置低效用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清理土地1.5万亩。常态化开展政银企精准对接,加快“数字金融”建设,新增信贷260亿元。全面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实施“破零倍增”行动,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0家,完成直接融资100亿元;推进“基金丛林”建设,集聚落地更多天使、创投、股权等各类基金。

  (三)突出人才支撑、攻坚创新驱动,全力建设创业城市

  抓好教育根本大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14所;健全“双减”长效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质量。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启用红星中学新校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推动马鞍山师专、马鞍山职院等创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鼓励在马高校开设新兴专业,支持安工大建设国家一流学科高校。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动终身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加快发展智慧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快打造创业研究院、创业学院、产业学院、训练营“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

  抓好科技“栽树工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逐步推动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支持中钢矿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速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支持更多企业在沪苏浙等地设立“研发飞地”,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和推广运用,力争研发投入增长9%,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推进本地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90亿元,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4.9件。

  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坚持育才、引才、用才、评才并举,深入实施人才工作“登高”计划,加快打造长三角重要人才高地。开展千名硕博人才集聚等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技工强市,引进培养各类人才2万人,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留马就业率达28%。整合利用安工大、马鞍山二中等校友资源,积极搭建“江东智谷”等创业平台,提升创业园、孵化器、创业街区功能,培育省级创业示范基地6个;办好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学术沙龙等活动,推进返乡人员创业,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推行“一站式”“组团式”人才服务,磁聚各类人才在马鞍山安居乐业、创业圆梦。

  (四)突出开放带动、攻坚深化改革,全力激活发展潜能

  坚定不移深化协同发展。强化交通先行,建成宁马高速“四改八”,加快宁马城际、巢马高铁、宁和高速建设,开工扬马城际,做实宁和城际等前期,协调南京加快苏s356、苏s338等“断头路”建设。优化产业协作,加强与沪苏浙城市项目对接、要素共享、资源承接,探索建立联合招商、产业定向转移利益分享机制。深化毗邻合作,力争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百亿元,推动浦口-和县等毗邻区域加速融合。提质升级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支持宿马产业园加快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0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