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成效,让“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成为政策兑现主渠道。深化“无证明大厅”“无证明城市”改革,推动“减证便民”向“免证利民”升级转变。提升数字政务服务水平,推动“赣服通”“赣政通”迭代升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排查清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实施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各项政策措施,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更大力度提升科技水平。加快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智能车间”“黑灯工厂”,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2%以上。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提升“千兆城市”建设水平,全面发展城市融合基础设施。深化与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数字经济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合作,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家、赣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力争省级“揭榜挂帅”【12】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全面落实人才新政,开展“引才入瑞”“瑞才回归”活动,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高技能人才500名。

  (四)立足关键节点提能级,高品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用全局理念规划城市。完成《瑞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和《瑞金市城区品质提升规划》编制,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则式村庄规划编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规划刚性约束,推动保护、开发、建设活动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本依据,促进规划、建设、管理相统一。坚决整治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行为,全力推进违法用地整改。进一步统筹空间形态设计,优化城镇布局,规范管理城市建筑的整体风貌、单体形态、色调格调,逐步形成具有红色故都特征鲜明、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的整体城市形象。

  用工匠精神建设城市。抢抓国家实施“三大工程”【13】有利机遇,深入开展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启动16200户老旧小区改造,完成921户棚户区改造、576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城市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项目,着力提升城市韧性。新改建桔林、城西等10个农贸市场,增设一批城区公厕。完成新妇保院北侧、瑞金宾馆南侧等一批小游园。加快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完善瑞金九中、天沐温泉休闲度假区等周边道路,打通泽覃大道等一批断头路,建成智慧停车系统,新增城区停车位900个。

  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坚持创建为民理念,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强化城区道路、绿化带等公共设施日常管理维护。依法处置“两违”建筑,常态化开展摊乱摆、物乱堆、线乱拉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效解决“脏乱差”等城市病。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营,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启动飞灰无害化利用项目及分拣中心、大件破碎中心、建筑余土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扎实推进“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14】建设,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提高城市管理为民服务水平。

  (五)突出三农重点夯基础,高站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2万亩,培育种粮大户140户以上,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52万亩以上、19.4万吨以上。加强“菜篮子”稳产保供,巩固提升蔬菜大棚基地3700亩,确保生猪、畜禽、水产、油料、蔬菜有效供给。实施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行动,加快水田垦造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园、预制菜数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肉牛产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做强脐橙和预制菜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家庭农场20家、农民合作社25家,培育年营收超亿元企业2家以上。

  建设和谐秀美农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15】,推进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17个示范村建设,创建美丽宜居村庄25个、美丽庭院4200个以上,实现和美乡村建设行政村全覆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120个左右村点整治建设,新改建农村户厕875个,建成赣州市级改厕样板村1个以上,基本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持续改造提升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推动第一批“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加快建设东华陂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节水改造、农网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培育富裕富足农民。坚决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紧盯农村低收入人口,落实“三线预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优化各类帮扶政策措施,提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水平,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开展“三业”提升行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达65%以上;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种养殖能手,支持务工人员、能工巧匠、“田教授”“土专家”等在乡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六)打造生态亮点促提升,高赋能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四尘三烟三气”【16】整治提升,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18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全省前列。加快古城河、绵江河生态修复工程和第二批微污染水体治理项目建设,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确保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机制,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1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