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7日在和平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和平区人民政府区长 郑伟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和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的坚强带领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建设“两高三化”新和平,圆满完成了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这一年,我们全速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市,疫情防控转段后首个大型活动“津遇和平·海棠花”火爆出圈,灵活用工、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高质量发展指标位居全市优秀行列。这一年,我们全面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主要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继续保持多项国家级荣誉,又喜获“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等称号,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并进入全国30强,实现国家卫生区“五连冠”。这一年,我们全力跑出城市更新“加速度”,盘活各类载体超40万平方米,和平印象城盛装亮相,泰达海信广场开工建设,11个老旧小区焕新升级,嫩江路片区近百户居民喜迎回迁,存量空间重塑城市活力。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发展为要、稳中求进,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经济大区发展定位,全力以赴增动能、提效能、蓄势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深入开展“大招商”行动,召开天津·和平都市经济产业发布会,组建和平区招商服务中心,设立5亿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进中邮器材华北公司、康养集团、君泰能源等各类项目超1500个、创近年新高;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引入京冀项目402个,资金到位额70.12亿元、增长66.71%;内、外资到位额分别完成75.09亿元、7095万美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大服务”行动,构建区、部门、街道三级包联帮扶机制,出台和平区“民营经济34条”“个体工商户43条”等政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400余个,新增市场主体近9200户。圆满完成“五经普”清查阶段工作。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市首位。
——坚持产业引领、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始终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加快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打造金融展示服务中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坚持文商旅融合发展,培育“津遇和平”活动品牌,全年接待游客1.68亿人次、同比增长70.29%。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建设三年行动,新增首店、旗舰店、主题店106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保利园区开园,出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新业态·数字人力研究院挂牌,全区人力资源相关企业突破400家。港产城融合持续加力,深化与天津港务实合作,新增明捷物流、极兔物流等航运企业83家。借势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成立医药健康产业联盟,打造政府服务、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政策沟通平台。加快建设楼宇经济样板区,新增主题楼宇4座,“亿元楼宇”达30座。
——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激发。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设立“跨省通办”服务窗口11个,10项政务服务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率先试行营业性演出“默认制审批”,经验做法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营商环境保持全市前列,被《环球时报》评为“2023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区”,为全市唯一、全国15城之一。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桂顺斋等区属老字号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着力引育新动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入库236家,“雏鹰”“瞪羚”企业分别入库179家和5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种子企业8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十三届旅博会、天津澳门周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与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共建友好景区,津汇广场写字楼等两个项目获评“天津市第二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园区”。
——坚持精心建设、精益管理,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加快推动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大沽北路地块正式开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和平院区、市胸科医院和平院区先后投入使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整修道路5万平方米,5g信号实现深度覆盖。启动智慧停车项目,新增金街停车场泊位300个,激活西安道等停车场6处、泊位704个。实施陕西路157号小区管道天然气改造,困扰居民多年的用气问题得到解决。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加强水环境联防联控,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土壤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试点,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新建津湾广场樱花园等6个“口袋公园”,新增、提升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获评“天津市旧楼区长效管理工作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