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中心城区承载力。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实施197个重点项目。推进衙门口东路等30条市政道路和八角游乐园站地下通道建设,1号线支线工程(石景山段)、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实现开工。完成3项道路疏堵工程,建设刘娘府等3处公交场站,试点开通通学公交线路,调色板花园、m11线模式口站一体化地下停车库主体结构完工。统筹建设地下管网台账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老旧小区市政管线和供水管网消隐改造,五里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扩建工程、鲁谷北重供热厂供热调峰工程完工,苹果园、北辛安变电站建成投用。

  全面推进韧性安全智慧城市建设。坚持将“平急两用”与城市更新统筹推进,积极争取中央特别国债,实施永定河左堤燕山水泥厂段加固工程等国债项目。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高标准搭建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快万商集团应急保障用房、安全小屋等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着力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实施金安桥雨水泵站配套退水管线工程,开展西黄村桥、莲芳桥积水点治理,建设海绵城市。持续完善智慧城市“4 4”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在城市管理、基层治理、应急指挥等领域开辟更多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数字治理水平。

  (二)围绕产业融合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活力之城”

  加快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落实优化高精尖产业五年行动计划,科学梳理高精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梯次发展的高精尖产业格局,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锚定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空间4大领域,编制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落实中关村石景山园改革提升方案,制定园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空间优化调整等配套工作方案,中关村石景山园实现收入突破4600亿元。推动银行保险产业园暨中电科智能科技园“金融 科技”融合发展,开工建设650地块,优化园区商业配套,完善园区服务体系,举办数字金融论坛,推动数字人民币综合性试验区“1 3 n”全域试点,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现代金融产业力争实现收入1380亿元。高标准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制定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办好2024中国科幻大会,构建科幻全产业链,聚集企业突破200家。建成投用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一期,加快二期项目建设,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提升园区专业化、国际化运营服务水平。编制虚拟现实产业园与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双园融合”产业规划,出台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组建产教联合体。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建成智能算力中心,实现集聚区一期开园,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研发、创新应用和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收入850亿元。推动文创园高端特色发展,构建三级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体系,举办北京文创大赛,探索建立石景山游戏产业联盟,筹划京西电竞节,打响石景山“电竞之城”品牌。

  强化“五子”联动。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揭榜挂帅”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独角兽、专精特新、国高新等企业引育力度,推动科技孵化器扩容提质,吸引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户,建成知识产权保护石景山分中心。加快“两区”建设,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2.0方案,依托服贸会、冬博会等国际性展会集聚优势资源,持续扩大会展业溢出效应,推动国际开放合作区建设,发挥侨梦苑、国际会客厅、香港招商工作站等平台作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运营数据(数字)资产流通创新中心,丰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提升“一核三圈多点”的消费能级,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完善1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理想汽车交付中心开业运营。促进汽车、家居等传统消费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发展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兴消费,扩大教育、医疗、康养等服务消费,举办京西消费节,打造融合消费场景。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做好支援协作工作,助力门头沟、房山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打造“北京服务”实施意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业一证”“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投入使用。制定新一轮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围绕高精尖产业深挖央企资源,持续开展京外境外招商,力争引入高精尖企业2000家。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发挥贸促会石景山支会、国际商会、健康产业协会职能作用,做好企业服务,推进稳企、招商、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街道稳企招商服务工作。推动区属国企改革重组方案落地,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完善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机制,壮大集体经济。搭建政企互动平台,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第四批“景贤计划”人才申报认定,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和“景贤人才”大会,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用留生态环境。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三)围绕山水文化融合加快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之城”

  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高水平办好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和西山永定河文化节,持续提升文化节影响力。统筹做好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院落改造、空间整治、业态导入,加快重点院落搬迁腾退和更新改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筹建北京壁画研究院,打造模式口博物馆集聚区。有序推进八大处公园香界寺藏经楼院等修缮工程,实施公园索滑道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推进经营类点位腾退,建设智慧人文景区。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大力挖掘文物资源价值,讲好石景山故事。

  深化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探索“老工业遗址 冬奥遗产 文体产业”模式,盘活冬奥场馆设施,充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打造更多开放空间、文化消费场所和特色旅游线路。发挥全球冰雪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国际体育赛事、企业、行业商协会对接,推动冰雪体育产业集聚,打造以冰雪为特色的城市时尚新兴体育基地。加快冬奥公园修复,提升运维管理水平,打造户外、骑行、慢跑精品目的地。开展“快乐冰雪季”“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建设成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980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