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结构性优势和结构性矛盾交织,针对如何在首都迈上4万亿元台阶上彰显新作为、如何在区域驶入万亿元轨道上拓展新路径,还需深度谋划、持续用力。二是科技创新能级和层次与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的科学城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创新生态仍需进一步完善。三是高质量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和供给质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北区“城”的功能亟待完善,南区“产”的功能仍需强化。四是一些干部专业能力、创新意识、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精气神还需进一步提振。对此,我们将尽心竭力加快解决。

  二、2023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对中关村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路径,推动“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海淀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空气质量改善任务。

  (一)以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标“三个走在最前头”要求,以优化创新服务体系为主线,全面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

  深化拓展原始创新策源功能。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启元实验室核心任务开展及科技成果落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中科院等国家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支持智源、微芯、量子、通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并提升其成果转化能力。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更多前沿重大项目。发挥自然科学基金作用,加强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加大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支持力度。继续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鼓励多元创新主体开展通用底层技术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基础设施和应用生态。加快区块链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支持开源芯片研究院研发高性能处理器核。

  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大信息为支柱,以生命健康为突破,以科技服务为基础,持续加强高精尖产业组织。依托北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和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搭建软硬一体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中关村壹号、星谷创新园等搭建产业服务平台,打造空天产业集聚区。支持超高清协同中心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产品国产化攻关。做强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和前孵化创新中心,拓展医药健康产业空间,推动基因和细胞治疗、ai新药研发及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品种获批上市。做强“海淀创新基金系”,聚焦大信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支持硬科技领域高成长项目落地发展。

  大力优化创新生态。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加快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创新主体。研提一揽子改革政策建议,将先行先试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继续引入多元创新主体,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深化国家级金科新区建设,创新、推广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拓展产业空间供给模式,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聚焦重点园区,加强政府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创新要素。提升区属和镇属企业的服务能力,构建全方位、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pnp、巢生、奇绩创坛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国际孵化机构,优化孵化载体分级分类服务模式,全面做好企业孵化工作。健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做大做强科技成长基金,扶持领军企业、高成长企业和前沿企业发展。用好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等融资平台,加快推进全球创业投资中心建设,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健康发展。建设企业上市发展基地,做好企业上市服务。深入实施升级版“海英计划”,持续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高水准推进“两区”建设。推动中关村综保区建设,探索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创新。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和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加快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强化项目签约常态化机制,积极承接重点企业和央企调整业务布局、开设新业务板块等新设项目。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深化“产业开放 园区开放”模式,聚焦信息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在跨境数据交易、产业链接与开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持续优化外资外贸发展环境。支持科创企业加强国际创新合作。高水平筹办2023中关村论坛。

  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农村地区村庄搬迁腾退,完成10个村庄搬迁腾退。在北区,推进永丰产业基地剩余地块和翠湖科技园土地一级开发及供地工作;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园、永丰数字先导园、北京协同创新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国际医谷项目落地;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快道路、电力、医疗、商业等项目建设。在南区,梳理老旧楼宇、厂房园区等空间资源,与市属国企加强对接,推动整体转型升级;深入推进“马上清(青)西”地区城市更新,加快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和清河滨水绿廊建设,实施中关村广场、鼎好大厦b座等更新改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42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