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实举措守牢底线红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三包两入到户到人、四会四查动真碰硬”机制,精准加强“三类户”动态监测和帮扶,及时将生活困难人口纳入社会保障,持续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严整改、补短板、促提升,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快实地核查问题整改,全方位抓好整改提升,推动巩固衔接工作上台阶。

  更大力度促进群众增收。做好就业保增收,打好“五免一补”(23)、“131”(24)、交通补贴、稳岗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帮扶激励群众就业务工、持续增收。做优产业保增收,用好省级庭院经济示范县品牌,综合运用财政整合资金,实施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全面支持群众发展产业。

  更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25),打造张店镇、常乐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精品示范村2个、提档升级村22个。加快实施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乡公路改造、道路养护工程、安防工程等14个道路交通项目,着力构建现代化高质量交通网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着力推广农业托管,持续巩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成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各位代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一年往实干,推动巩固衔接工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红火!

  (五)竭力实施“文化名县”工程,挖掘全方位转型竞争力

  让群众文化活动热起来。高质量推进县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戏曲宣讲等主题活动。举办“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完成山西省文化惠民三个一批任务(26)。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组织编排具有平陆特色、体现平陆风貌的文艺表演节目、体育竞技项目,让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活跃起来。

  让特色文化产业兴起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挖掘开发傅圣文化、成语文化、天鹅文化、红色文化、黄河生态文化、特色旅游文化、名贤文化、非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九大文化,重点建设一批文化街路、文化小品、文化长廊、文化橱窗、文化节点,让健康向上的文化元素渗透到乡村角落,渗透到群众心中。

  让历史文物资源活起来。继续推进古建文物抢险加固及修缮,不断完善文物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大对历史文化古迹的适度开发,积极拓展文物展示利用途径,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参与修缮保护、管理使用文物。

  各位代表,文化传承着历史、牵系着未来,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也是县域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要始终饱含对历史、对文化、对文物的敬畏之心、责任之心,让洒落在古虞大地上丰富的文化遗存绽放新的光彩。

  (六)竭力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厚植全方位转型软实力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足用活国家促进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真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兼职顾问,深化“运才兴运”专项行动,为企业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端产业的领军人才。用心用情做好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服务保障,让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平陆、扎根平陆、建设平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规范涉企监管执法,全力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营商环境3.0版改革,建立“啄木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推行“一件事一次办”(27)“一业一证”(28)“跨省通办”(29)等改革,不断提升经营主体便捷度和满意度。

  持续激活经营主体。深化全民创富行动,融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黄河几字弯交流合作,持续抓好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有效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重点支持新环精密上市,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

  各位代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增动能、优化环境聚势能、激活企业释潜能,让经营主体青山常在,让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七)竭力实施“绿色低碳”工程,增添全方位转型续航力

  坚决当好生态守护卫士。深入落实河湖长制,严格落实“四水四定”(30),狠抓“一泓清水入黄河”,实施黄河流域平陆干流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条山水源地生态修复、太宽河防洪治理、八政河防洪能力提升等项目,坚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黄河、不让一粒泥沙进入黄河”。扎实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严厉打击私挖乱采行为,全面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常态开展已建成绿色矿山“回头看”检查,全力打造黄河沿岸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和景观区。推深做实“田长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林长制,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地管理、封山禁牧等制度,完成营造林2000亩,从严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乱捕滥猎、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行为。

  坚决当好污染治理尖兵。深入开展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全力做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巩固空气质量达标成果,持续开展扬尘、工业排放、餐饮油烟等污染专项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以上。有序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治行动,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确保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90%以上、10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5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