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28日在天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天镇县人民政府县长 闫伟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天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稳经济、抓项目、惠民生、保安全、促发展,全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呈现出政治安定团结、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县域经济呈现更高质效。坚持稳中有进、稳健向好的工作基调,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44亿元、增速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1亿元、增速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8亿元、增速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0元、增速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18元、增速13.6%,高质量发展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4。

  ——融入京津冀取得更好成果。用足区位、资源、生态和产业优势,深化融入京津冀,县级领导带队赴北京、天津等地实地调研招商26次,驻京招商小分队蹲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对接企业320家,签约项目14个,开工10个、竣工2个,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当年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两项指标排名全市第1,荣获2023年度全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招商引资先进集体。

  ——设施农业发展更加强劲。坚持特优战略,设施蔬菜规模达到3.05万亩,成功举办省、市设施农业现场观摩会,入选首批省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县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4.89万头、4.78万头、50.54万只、47.07万羽。设施渔业年产值占全市渔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同兴源甜糯玉米、雁同府黄酒、锦林农业黄芪3种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农产品出口创汇1161.5万美元,高寒杂粮、特色果蔬、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成为农业新的支撑点。天镇县“‘三个多元化’助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作为先进经验在《中国乡村振兴》杂志刊发。

  ——文旅融合迈出更快步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初验,长城博物馆竣工投运,成功承办省旅发大会观摩、省运会滑轮大赛,天镇长城影响力持续提升,长城农文旅融合先行区初见成效。慈云寺成功获评3a级旅游景区,古城、古寺、古建筑融为一体。世纪商务、九岸铂汇2家酒店被财政部列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会议场所,为发展会展经济、推动文旅产业赢得了先机。

  ——民生福祉得到更多改善。加大民生事业财政投入力度,一中综合楼、公益性零工市场、滨河北街等“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新建县人民医院竣工,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中医院增设康复科,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高考成绩实现连续增长,高考大文大理二本b类以上达线518人、达线率55%。养老、医疗、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险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天镇保姆”“北方好焊”劳务品牌持续擦亮。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衔接,城乡融合步伐更加有力。监测帮扶精准有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监测帮扶机制,坚持“常态监测、双线识别、及时帮扶”,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联席会议制度,县乡村三级定期筛查比对、常态化排查走访、针对性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兜底保障全部覆盖。17246名脱贫人口、1415名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特困人员和农村低保对象医保参保率100%,资助在校学生1.18万人次、“雨露计划”1450人、助学贷款4034人。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加快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主体竣工,新建金玉华庭等4个住宅小区,改造老旧小区4个、惠及居民747户,建设小微绿地5块。完成97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11个乡镇12个村农村饮水安全配套及维护工程,新修建“四好”农村公路43.19公里,动态清零改造农村危房60户,完成农村外墙保温820户,新改建电网369公里,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完成薛三墩等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西阳坡等3个村环境整治和17个行政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产业就业稳定增收。54个衔接资金产业项目全部完工,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贴1339.19万元、惠及15525人次,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85万人,脱贫人口纯收入11828元、增速17%,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差距。后续扶持扎实有序。抓好万家乐产业城“一城三园”管理运营,29个乡村帮扶车间运行平稳,万家乐社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易地搬迁“五好社区”,“万家乐爱心驿站”入选全国社会帮扶助力巩固衔接工作36个典型案例。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坚持党建引领、支部进网,聚焦网格精细化管理,依托五级架构、十户联治模式,设立188个网格党支部、268个网格党小组,4251名农村党员全部入编,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深化农村移风易俗,落实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道德评议、村民议事、禁毒禁赌“一约四会”,完成文化惠民送戏下乡72场次。

  (二)全力以赴促发展,产业升级步伐更加矫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省级统筹永久基本农田补划1000亩,推广有机旱作膜下滴灌10.7万亩,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9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17万亩,粮食产量突破4.3亿斤。扶持引导新发展设施蔬菜大棚1万亩,成功引进铭宸集团投资25.8亿元建设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蔬菜总产值突破7亿元,带动一产增加值增长17.6%,2.2万人实现就近务工增收。1.5万亩黄花推广运用滴灌技术,产量达到624万斤,采用冻干加工和清水黄花加工技术,多个黄花产品远销海外,产值突破千万。脱水红薯远销美国,成为全省首例。绿色能源多元互补。全县新能源装机并网容量达到131.91万千瓦,晋能10万千瓦光伏、华能10万千瓦风电实现并网,福光源网荷5万千瓦储能电站投产运营,填补了产业空白。拓展产业领域,成功申报全省地热开发利用中试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挂牌运营,建成集地热发电、供暖、种养、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文旅康养态势强劲。李二口长城、慈云寺、长城博物馆、神泉古域等景点景区运营有序,推出全域度假休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长城沿线乡村振兴文旅示范带和慈云寺古城文化康养经济带双线并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初见雏形。深挖边塞、长城、生态等文化旅游资源,以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为主线,天镇·红酒谷、薛三墩乡村旅游项目整体推进,形成“玫瑰花海”和油菜花、向日葵景观带,联通景观长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5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