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运河名城影响力。在保护中彰显特色风貌,健全运河常态化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沿线补植增绿、环境综合整治,确保运河常年有水、稳定达标,谋划实施中心城区段南北两端和泊头、青县城区段改造提升工程。在传承中深挖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段)建设,完成“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建设整体规划方案,打造运河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中心。在利用中创新融合发展,提档升级吴桥杂技大世界等沿线景区,推进东光至吴桥段运河旅游通航;完善沧州坊等服务功能,推动南川老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用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等载体,以多元化研学游产品聚人气、提热度,让沧州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优选地。

  增强中心城区吸引力。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确保14个安置区全部竣工,实施13条道路贯通工程,完成京沪铁路沧州站改造提升工程和沧州监狱、沧南监狱土建工程,优化东部城区布局,促进新区、老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主城区排水防涝能力,6月底前完成雨污分流及管网、泵站、干渠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确保在中央文明办年度测评和省爱卫办综合评估验收中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各县(市)总体城市设计报批,实现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全覆盖、打造1-2个重点片区。坚持“留改拆建”并举,统筹规划公共服务、商业等配套设施,改造棚户区7307套、老旧小区110个,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002套。开展县城容貌环境专项整治,打造一批展现沧州风貌、彰显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

  (五)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和美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要聚合力、走在前

  全方位发展特色农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50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90亿斤以上。加快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一园、三场、五基地”扩规模、上水平,全年蔬菜播种面积90万亩、产量400万吨以上。发展农产品电商、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确保优然牧业3万头高产奶牛示范项目主体完工,创建2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沧州蔬菜系列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国欣、华斯等企业争创国家级领军企业品牌,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产品20个以上。

  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村庄清洁行动,逐村明确发展方向和规划设计,全力抓好黑臭水体、违法建筑等综合治理,年底前彻底清除所有村庄“脏乱差”;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83公里,完成90个村绿化提升、35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3.8万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创建1个省级、4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区,20个省级、200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加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70家、380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加工业,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88%以上。深入实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三年行动,强化产业、就业、科技等帮扶,确保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上要出实招、创样板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广“智慧选址”系统应用,建设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7×24自助服务区”,最大限度便企利民。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实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与业绩挂钩制度。加快市级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着力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传播“一中心两平台”等载体,精心筹办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持续扩大沧州海外“朋友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高标准建设中国(沧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进培育跨境电商重点企业10个以上。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健全完善政策、金融、信保等帮扶措施,组织参加“冀货出海”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在更大舞台上找订单、拓市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破除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招投标“双盲”评审率达到100%。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打造全国信用标杆城市。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企业家直通车”机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更多民营企业纾难解困、做大做强。

  (七)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要攻难点、打硬仗

  出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加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力度,紧盯重点因子、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打好秸秆禁烧、扬尘管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攻坚战,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达到省定目标。加强重点河流、近岸海域、水系水网治理,国省考断面和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完成106个农村黑臭水体年度治理任务。狠抓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改促治、以治促优,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用实招加强生态修复。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5万亩,创建12个省级森林乡村。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南大港湿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渤海新区黄骅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完成“万塘千渠百河”互联互通水系水网工程,全年引调水8亿立方米以上,建成16条(个)幸福河湖,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000万立方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47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