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运行稳健。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9亿元,增长0.2%,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9.6%。其中,税收占比6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65亿元,同比下降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3.8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6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亿元,节能环保支出0.7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8.0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71亿元。
金融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58.71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8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247.66亿元,比年初增加130.3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1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85.5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114.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6.72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309.83亿元,比年初增加22.0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04.89亿元,比年初增加164.64亿元。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22年全区专利授权量36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4件。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161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件。全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3家,获批113家,通过率达55.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80家,创历史新高。4家企业入选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亚电科技获批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为全区首家。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研发型企业,为全市首批。2家企业通过市级科技瞪羚企业认定。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3家,其中首次入库86家。实施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建立校企联盟18家,成功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双减”要求,“双减”经验国家、省市推广,入选国家、省级优秀案例6个;全面实施智慧教育,承办泰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融改实验”成果全国推介,全年新增省级课题28项、2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市级课题63项,7个泰州市内涵建设重点培植项目。建成省级智慧校园47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1所。姜堰中学《“开放实验室”变革高中理科教学的十五年探索》项目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省语言文字大赛特等奖4人、一等奖4人;全国诗文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1人,泰州唯一。全区高考600分以上比2021年增加156人,高分层全市第一;中考总均分、各学科均分、普高最低控制线等关键数据均居各市区之首,6人进入全市中考前十名。2022年末拥有全日制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29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4所。2022年末学生数86137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数66741人(小学35805人,初中18396人,高中12540人),职业学校5704人,幼儿园13601人,特殊教育学校91人。2022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组织实施1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启动图书馆改造工程,成功申报1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全年举办“堰上文澜”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三唐美术节”“高二适书法节”等品牌文化活动近千场次。全年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500场,“堰上文澜”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举办系列活动近100场。《水埠码头》《舞龙灯》入选省文旅厅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节目。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开展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活动累计4500多场次,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8.96万册,电子图书藏量11.83万册。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3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6家;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0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90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80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000人、注册护士2103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879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38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十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武术(套路)、摔跤、射箭、乒乓球、围棋5项赛事,接待各地代表队近2000人。组队参加省运会青少年足球、跆拳道、少儿体适能、象棋、棒垒球等比赛,共获得4.5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新建改建体育公园(运动场)2个、足篮球场4片、健身步道15.4km,多功能运动场实现镇街全覆盖。协会管理更加规范,组织全区88个体育类协会参加年检,推进协会支部建设工作,新成立4个单项体育协会组织。新增国家级社会指导员2名,一级社会指导员26名,举办全民健身基层行活动15场,完成3000人国民体质测定与指导并建立健康档案。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全区空气优良率81.5%,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3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连续三年100%达ⅲ类水标准。全区2个国考断面、1个省考断面、6个市考断面、1个市级以上应急备用水源地水质100%达ⅲ水标准。全力打好污水治理精准攻坚战,雨污分流改造小区25个,新增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4.36平方公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8座、污水管网389公里,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90%。打造幸福河湖133条,河道管护“积分银行”模式全省推广,建成全市首个危废集中收贮绿岛项目,成功创成全国第六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泰州唯一、全省仅两家。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下降60.0%,死亡2人,下降71.4%。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