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财政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1.5亿元,增长4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亿元,比上年增长9.6%。重点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增长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农林水支出增长1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68%。全年民生类支出4.64亿元,增长9.4%。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00元,比上年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67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5元,增长6.6%。

  年末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万人。190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2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累计保障1119人次。

  年末全区养老机构10个,养老服务床位993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1个。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区属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校13所(不含3所市属中学),其中初级中学2所,城市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0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15人,小学454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100%和99.5%。

  年末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全年产值7.7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为29.8%。全区发明专利有效数4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1件,比上年增长18.7%。6户企业入库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2家企业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华欧科获评2022年度绿色工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3个,其中二级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个体医疗机构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村卫生室2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92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0人,注册护士363人,乡村医生6人。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508张,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床位数480张、卫生院床位数28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74.7万人次。

  年末全区有文化馆(图书馆)1个,文化站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3个,农家书屋21个,社区书屋21个,美好乡村文化广场8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个。创编歌舞《欢乐在今宵》参加淮南市2022少儿春节联欢晚会荣获“最佳节目奖”;参加淮南市“强国复兴有我——喜迎二十大 巾帼展风采”巾帼创城广场舞大赛荣获一等奖。

  全年全区新增游泳馆、室内篮球场、健身路径等体育场地13个,新增面积5千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地增长率分别为12.5%和2.4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6平方米。年末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国民体质监测群众400余人。全年参加了全国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网络视频交流赛、新春网络健身大联欢活动、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以及市、区全民健身展演等多项体育活动。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9.92公顷,比上年增长525.8%。其中,工矿仓储用地5.65公顷,增长88.5%;住宅和商业用地14.26公顷,增长770%。全年全区总用水量2983.98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432.29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551.44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056.25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量944万立方米。

  全年全区新增人工造林面积4.73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1.479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15.8%。活立木总蓄积量7.5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6.58万立方米。

  全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为40.21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1%;pm10年均浓度为59.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优良天数比率为80.4%,比上年上升6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3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5%。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4.1%。

  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1起,死亡1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持平。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

  4、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58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