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业务健康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3.75亿元,增长4.5%。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7.11亿元,增长9.5%。年末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数20.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03.43万户,互联网用户118.81万户。

  旅游产业稳定恢复。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82.21亿元,增长71.8%,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2402.58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0.6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00万美元。确定32个区级年度重点文体旅建设项目,其中“融创桃源国际生态文旅度假区”等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京东方艺云数字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入选2021年苏州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吴江区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同里古镇入选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好于预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12亿元,增长16.6%,增速列苏州大市第七,较去年提升1位。2021年,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总量迈上5000亿大关,创历年新高,增速自2019年以来稳居苏州大市第一。

  升级类消费表现突出。消费类别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可穿戴智能设备、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7%、77.1%、82.2%、81.6%,均大幅高于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平均增速。

  外资外贸

  利用外资保持高水平。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5家,增长11.7%,合同外资13.11亿美元。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个,增长53.8%。引进合同外资千万美元以上新设和增资项目32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4个。实际使用外资5.97亿美元,增长31.0%。

  外贸形势逆势上扬。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4.80亿美元,增长22.2%,总量和增速均列苏州大市第五,其中出口197.46亿美元,增长23.7%,总量和增速均列苏州大市第四。从出口市场看,全年对日本出口额15.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对东盟出口额26.80亿美元,增长20.6%;对韩国出口额5.63亿美元,增长22.4%;对欧盟出口额42.05亿美元,增长51.3%;对俄罗斯出口额5.41亿美元,增长60.5%;对美国出口额24.18亿美元,下降15.3%。

  双向开放深入推进。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数16个,新签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81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0.1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38亿美元,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4亿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1.04亿美元。

  金融业

  信贷规模再创新高。年末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3745.77亿元,比年初增加352.25亿元,增长10.4%;人民币贷款余额4139.19亿元,比年初增加609.57亿元,增长17.3%。

  证券业平稳运行。全区共有证券营业部8家,证券登记开户数130015户,全年共实现证券交易额3221.55亿元,增长14.5%(仅东吴证券提供)。

  科技和教育

  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数净增111家,累计1031家。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挂牌运营,徐工汉云等3个国家级“双跨”平台落地。培育本土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服务企业超3000家。新增省示范智能车间10个、省星级“上云”企业440家,完成智改数转项目超1500个。新增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百强创新型企业。新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11项,获奖数均列苏州大市第一。

  人才引育力度加大。全区人才总量超3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03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25.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44万人。获评省“双创”高技能创新类人才2人、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3人,列苏州大市第一。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7家,累计拥有省级以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6家,覆盖吴江重点产业链,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摘得2枚银牌,奖牌数列苏州首位。

  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充。全年建成重点新建改扩建项目共14个,新增学位1.3万个。水秀实验小学、云龙实验学校、新胜实验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正式启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正式揭牌,继续推动示范区职教一体化招生,吴江、青浦、嘉善三地互投20个专业255个学位,丝绸中专增挂示范区职业技术学校。南师大、苏州大学、上海世外教育集团等合作办学项目顺利签约揭牌。全年录用新教师87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98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86人,名校和研究生毕业生比例逐年提高。全年教育重点紧缺人才引进录用28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3人。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各级学校241所,全区在校学生数207474人,专任教师数14807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建设持续提升。全区现有区级文化馆1个,镇文化站11个,村(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全年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707场。全区现有电影放映单位20家,影院观众累计224.45万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370场。全区现有有线电视用户33.1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建立“青吴嘉三地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精品资源库”,丰富全区129场文化服务配送清单。盛泽文化中心、过云楼艺术馆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吴江区戏剧家协会等3家单位入选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名单。

  医疗卫生服务升级。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9家,较上年增加33家,其中医院、卫生院40家。卫生机构床位数778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669人,较上年增加77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721人,比上年增加296人。注册护士4243人,其中医院、卫生院3654人,分别较上年增加414人、298人。区镇卫生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09家。全区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8个,应急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2个,核酸检测基地1个,签约第三方检测机构2家,全区核酸检测储备能力达10.6万管/日,全年新冠疫苗累计完成接种373.70万剂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2022-05-02/255.html

收藏此文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