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促进产业融合提升。以乡村旅游小切口做实产业发展大文章,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农旅、文旅、康旅向高品质、精品化方向发展。依托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畅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加强龙纳河旅游带、款庄热水等项目策划包装,加快翰文大健康项目建设,助推养生养老、健康产业、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深度挖掘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资源,打造赤鹫永富村为省级金牌旅游村、大营完家村为最美乡愁旅游地、上河院文创旅游小镇为旅游休闲街区,东村、款庄、散旦片区创建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带。争取半山耕云创建为3a级景区、天马山为4a级景区,筹办好民族节庆和地方特色活动。实现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旅游营业收入增长25%以上。

  (二)夯实发展基础,在增强发展后劲上注入新活力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强规划、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工作思路,统筹当前与长远,以高水平规划设计,引领高质量城市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各项规划衔接,完成5个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农业产业、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深入实施东款散三镇联动发展三年行动,通过整合资源、推进产业聚集、逐步完善产业链,探索建立县镇联动、永定大营、赤鹫罗免组团发展新模式。

  强化要素保障。严格落实项目包保、项目会办等工作机制,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加快抽水蓄能、散旦白水塘片区等25个项目的农用地征转用报批,推进散旦水厂及宝石洞休闲生态园、罗免驾校等项目2024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组件报批;启动翰文集团、富民气象站配套项目等17个地块1500亩以上的项目用地收储;完善西二环、南二环、富砼机械等8个项目的用地手续,供应土地1000亩以上;做好明华酒业、美源食品等16宗200余亩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加快推进民兴置地、泽耀农产品等7宗277亩闲置土地处置。持续化解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飞林、大营五金建材产业园等项目用地问题。完成拖担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划定,推进第四水厂、东村水厂建设和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确保三朵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玉龙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用好“财园助企贷”“昆易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持续盘活资源,加快矿产资源勘探,推动永定石桥村、款庄热水村、东村乐在村地热勘察项目探矿权报批。

  狠抓招商引资。加强“一把手招商”,充分发挥产业导师、产业顾问、招商大使、专家咨询委等作用,紧紧围绕钛产业、预制菜、新型材料等优质产业,提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数字化招商水平,引进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推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完善招商载体动态化管理,健全招商动态简讯机制,针对性做好项目、资源要素的宣传推介。新签约项目80个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8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探索招商引资项目“红黄绿”亮牌预警机制,做好重点项目分级分层推进,确保上年度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率100%。

  聚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抓实项目“谋、推、保、督、统”五个关键环节,确保项目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超前谋划项目,紧盯国家、省市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领域,结合实际储备“五个一批”项目15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45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项目30个以上,进入省、市重大项目库20个以上,向上争取资金5亿元以上。推进项目前期,发挥项目并联审批机制作用,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研究论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壹马物流等10个项目可研、环评、水保等前期要件办理。强化要素保障,重点从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等方面抓实要素供给,持续推动滇中引水二期、龙泉河中型灌区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智慧充电综合能源、城市综合智慧停车场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严格督导问效,推行项目常态化推进预警机制,将重点项目纳入县政府专项督查事项,加快推进国石重卡、博和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以上。抓好项目纳统,及时预警提醒,严把数据源头质量,做好项目入库、报数。

  (三)抓好创新驱动,在提升发展质量上汇聚新动能

  激发改革创新动能。稳步推进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改革红利。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做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提高科技赋能,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强院校企“产学研”合作,探索引入省市级实验室、工程中心,搭建重点产业发展研究平台,组织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认定。积极推进5g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数字经济骨干企业,推进产业数字化。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充分发挥“民企会客厅”等政企合作交流平台的作用,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全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强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健全完善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持续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做到“有诉必应、接诉必办”。全面梳理惠企政策清单,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健全政银企沟通机制,拓展民间投资空间,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力争民营经济占gdp比重65%以上,各类市场主体增加1200户以上。持续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查缺补漏,扶持培育“四上”企业10户以上。

  (四)统筹协调发展,在推进城乡融合上迈出新步伐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服务融入昆明主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56%以上。用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完善功能定位,推进各镇(街道)差异化发展。实施20条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整治隐患38公里以上,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6公里以上。因地制宜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完善公厕、垃圾站、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管护体系,每个镇(街道)打造1—2个示范村,改建自然村公厕13座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0%、县城污水收集治理率保持97%以上。科学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争创东村镇为省级绿美乡镇、大营麦场村为省级绿美村庄,新建市级绿美村庄49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