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品质。以中国西部工匠城核心区建设引领城市开发运营,推动麒麟新城建设,盘活绿地健康科技城资源,确保华商同心文化主题酒店建成投用,加快南北干道、东西干道、人才公寓及商业配套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完成冠山公园升级改造和永宁河防洪堤及生态廊道(一期)建设,加快西南农耕文化公园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确保河西体育场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力争17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麻柳沱安置房建成分配,适时启动皮化厂片区棚户区及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序实施永宁、安富片区城市燃气等老旧管道更新改造。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确保环卫基地建成投用。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数字纳溪城管”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加快乡村振兴。持续打造g546乡村振兴示范片,着力培育一批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镇、示范村,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支持力度,加强防返贫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因地制宜推进现代集镇建设,支持大渡口镇、白节镇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成效,实施乡村环境治理项目3个、补短和提升项目4个;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65公里,完成6条10千伏农村配网线路增强工程,确保云回水库建成投用,加快黄桷坝水库渠系工程建设,力争启动玉水水库建设,促进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水平实现新提高。加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争创一批文明镇村、法治示范镇村、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三)增强多轮驱动效应,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改革为大、创新为要、项目为王、环境为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开新局涵养底气、夯实根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白节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混合用地改革试点,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落实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要求,探索建设纳溪—江安跨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示范样板。加快供销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质量。扎实开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公办中小学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步伐,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级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试点。

  提升创新创造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鼓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转化泸天化蒸汽余热发电技术、金土地水稻新品种等科技成果8项。开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2030行动”,支持宏图物流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天宇油脂酰胺提质增效和仲酰胺产品研发。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造林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升规升巨计划,力争新增奥智科技、创宏科技等“专精特新”企业5家。

  加强重大项目攻坚。依托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招商渠道,招引一批产量产值高、科技含量高、税收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的项目。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个。认真落实项目“六个一”推进机制,推动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提速增效、竣工项目投产达效。力争纳溪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川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等38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区工程、纳溪区土地整治等27个项目建设,力争启动护国陈醋全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公安分局技术业务用房等45个项目。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高“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川渝通办”服务水平。加快“三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力争“三区通办”高频办理事项实现全领域覆盖。坚决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各项政策,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接待日”活动,积极探索融资增信、降本减负、转企升规等新路径,全力培育优质中小微企业,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大力实施“纳商回引”工程,推动七化建、西研院等企业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

  (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云溪,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纳溪样板。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各级各类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污染、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管控,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完成泸天化尿素造粒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河西大道货车绕行道路建设等重点任务,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水环境治理,开展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范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管理,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确保水质稳定向好。加快“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持续加强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加强“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探索健全多样化生态保护补偿方式。持续开展非煤矿山修复治理,提升生态涵养能力。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加快长江、永宁河等重点流域岸线生态修复,继续落实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营造林5000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27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