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供应链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市县一体、共建共用,按“1 3 n”的框架构建供应链体系,搭建数字化“天网”、物流“地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更大范围集合客户群,推动上下游供需对接、高效匹配,更好融入大循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粮油、水产、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一品一链、多县一链”搭建供应链平台,建立“五个一”机制,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非标产品向标准产品转化。建好蕲春蕲艾、浠水鸡蛋、英山茶叶、黄梅粮油等供应链平台。每个县市区农产品加工落地资金不低于30亿元,下决心招引一批投资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全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过千亿元、加工比值达到1∶1。实现伊利三期等项目投产,推进黄冈粮食供应链中心等项目开工。加快传统纺织优化升级。对接华纺链,做强集采集配、线上交易、数字化改造等服务。加快鄂东印染基地、龙感湖纺织面料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提升纺织链能级,向服装鞋帽延伸。提升建材行业价值链。搭建麻城金石链、武穴建材链、红安泛家居链等重点供应链平台。推动石材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型,由加工制造向贸易流通升级;推动砂石骨料、钢构等传统建材向装配式建筑拓展;推动石灰石等矿产初加工向新材料升级。加快新明珠二期、德屹新材料、美峰新材料、龙源石膏等项目建设。力争建材行业产值过800亿元。推动化工向中高端迈进。以化学原料药、电子化学品、精细磷氟化工为主攻方向,特色化发展。

  以专业化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围绕生命健康、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建设专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专项配套,促进集群发展。推动专项债、平台公司资金向园区聚集,省级开发区全部建成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园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推进黄冈化工园高标准建设和扩区调区,布局配套长江存储产业园,培育湿电子化学品集群;对接光谷生物城,建设特色原料药生产基地。加快“光谷第九园”二期建设,配套华星光电、华工科技等头部企业,建设光电子材料专业园。依托智能科技产业园,发展智能专用设备、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布局生命健康专区,主攻现代中药、生物制药。以专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基金和专项政策加持,加快科创型企业导入,新引进产业同链项目100个以上。推动广化制药等30个重点项目开工,实现三利谱偏光片、铭普光磁、人福药业、tcl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加快武穴、罗田等地合规化工园改造提升。推进黄州、武穴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建设。加快平坦原、紫云山、魏家冲抽水蓄能、大别山电厂三期建设,推动蕲春花园抽水蓄能、华电武穴开工。精准配置资源,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仓储物流、信息金融、检验检测、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延伸。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以上、限上商贸企业15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着力培育24个重点品牌,推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城市”良性互动,丰富发展内涵、增强产业活力、提升城市魅力。把农文旅融合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以多彩旅游路为抓手,全地域、全产业链整合资源,一盘棋打造精品线路,发展农事体验、研学旅行、乡村露营等新业态,吸引流动性消费。推进龟峰山景区、东坡文化旅游区、东山问梅村等5a级创建。依托黄冈教育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研学基地。擦亮“大美黄冈,此心安处”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以文旅“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旺”。发挥黄冈生态、康养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旅居康养等养老产业。支持红安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罗田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

  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建设,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科技成果在黄冈落地转化。做实离岸科创中心、科技加速器和特色专业园区,搭建前后台一体化平台。实施万企万亿技改“蝶变”行动,创新技改支持政策,推动实施300个工业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实施高企总量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500家、高企突破1200家。促进优势企业规模提升,力争年营收过5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5家、过10亿元达到25家。推动红安薯芋、罗田牛羊、团风钢结构等产业研究院实质化运营。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4%。我们要在传统产业上巩固优势,在新兴产业上把握主动,在未来产业上抢占先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壮产业筋骨,挺起强市脊梁!

  (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态治理为切入点,“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统筹保护与发展,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白莲河库区、牛车河为样板,推进幸福港河等10条小流域试点,逐步扩面。分区制定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建立土地分区分类利用体系,并落实到图斑。统筹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和农村人居环境、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实施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达到50%。因地制宜制定正面清单,发展乡村产业。引导生态移民搬迁,推动地灾点居民应搬尽搬。

  发展现代农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整治耕地撂荒,粮食产量保持在50亿斤以上。坚持一二三产联动,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5万亩,建成设施蔬菜基地40万亩、道地药材基地130万亩,扩大名特优水产、牛羊养殖,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新增区域公用品牌2个、绿色有机地标产品20个以上。加快直播电商、智慧零售等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爆款产品。实施强村筑基行动,探索政银企村合作模式,力争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下行政村“清零”。发展强村公司,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联农带农富农。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60%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让老区人民生活更上一层楼,一年更比一年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990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