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绿色崛起建新功。聚力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促转型、稳增长。千方百计强产业。强化羚锐制药上下游配套,加强关键原辅料、高端创新药等研发攻关,全力建设现代中药生产基地。推动长园装备生产基地回迁,做大做强新型电力装备产业。落地建设利贞科技项目,提档加速高端屏产业。组建以羚锐、长园为龙头的产业联盟,加快羚锐、长园、炜盛、利贞等骨干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链主”型企业引领、节点型企业集聚、小微型企业配套的产业新格局。实施企业“扶苗助长”行动,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争创省级以上智能车间、绿色车间各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6%,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实现40亿元。系统编制豫东南“飞地”规划,创新融资方式方法,深度对接长三角、大湾区,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力争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2025年底前并网验收。争分夺秒推项目。提前提质做好项目储备,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国债项目,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更大发展。强化要素保障,储备标准地1000亩以上、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务实重干,奋勇争先”项目竞赛活动,推行重点投资项目清单化管理、“各环节点对点”推进、“三个一批”专项攻坚,推动通用机场、射电望远镜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泗店铁路物流园项目建设,投产大庙冲绿色节能环保建材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7个以上,其中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务实重干抓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强旅游产业招商,强化股权招商、基金招商、专班驻点招商,细化“三清单”“三地图”,探索“驻点招商专班 产业园区”融合机制,建立“十个一”精准招商工作制度,“组团式”招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制造业项目,吸引长三角企业布局建设生产基地,签约主导产业项目20个以上,确保落地1个10亿元、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绿色发展树标杆。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提升进位行动,确保空气优良率达92%以上、出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全面深化“河长制”“林长制”,完成全域水网规划,创成淮河流域和省级幸福河湖,争创国家森林城市。规范开发绿色矿产资源,积极推动绿电替代,启动白马山抽水蓄能电站、明阳200兆瓦风电项目前期工作,能耗双控目标下降14%。加强与中林集团林业碳汇合作,进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省碳达峰试点县终期评估验收,争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省绿色交通试点县。
(三)花园城市建造建新功。聚力精建细管,全力建设鄂豫皖省际“花园城市群”核心区。多维度优化城市规划。围绕“四好”建设,突出红白灰三色,聚焦“一轴一带两组团”,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完善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细描城市肌理,合理确定城区规模、人口密度、建筑风貌、功能单元,加快补齐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环境基础等短板,以“三网”融合同构山水红城。探索发展人居科技产业,有序稳妥做好老街巷、老建筑的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全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推进城市提质行动,全方位检查城市短板弱项,做到先体检后更新。加强城区电网建设,以街区式、片区式开发引领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三无小区等群众最关心最期盼问题。探索建设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医疗卫生等嵌入式服务设施,打造功能齐全的完整社区1个以上。实施5条内河及白果树片区防涝综合治理,改造汪畈、塘洼等片区供水管网,推动城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复建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城区污水处理厂,两年内完成雨污管网改建,杜绝潢河沿岸污水直排现象。强化城乡接合部风貌提升,实施“六边”微改造,新建一批街头游园、城市绿道。多方式优化城市治理。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启动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建成智慧燃气平台、智慧水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强红色物业建设,有序推进城区农副产品批发业“划行归市”,规范放开“路边摊”,探索“拆围建场(园)”。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容错免责机制,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以绣花功夫和历史耐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确保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届满复审。
(四)乡村振兴扛旗建新功。聚力“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努力实现集镇各美其美、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推动农业强。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合理利用冬闲田,新整治撂荒田1万亩,建成2万亩新增国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深化“1 2 n”产业发展模式,加大蜂产业、食用菌、中药材发展力度,积极发展油茶和林下经济,建成野生油茶百里产业示范带、蜜蜂王国项目。聚力建设“2 x”产业园矩阵,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新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各10家以上,完成“三品一标”认证5个以上。着力推动农村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围绕“三横四纵”建成“一路一园”示范带,统筹推进“三美”村庄建设。启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及第二批示范区规划编制,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省级试点工作。加快袁湾、青龙沟水库建设,提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乡镇政府驻地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稳定运行,推进自然村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坚持“以产兴镇、以镇促产、产镇融合”,突出“两活四有”,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覆盖。统筹改善道路和村庄环境,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加快集镇街道连片发展,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着力推动农民富。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与苏州市供销社开展“两地仓”供销合作,推广“订单式农业 基地直采 电商销售”的模式,培育一批“带货达人”、打造一批“个人ip”,努力成为长三角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聚力抓好村庄后续运营,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青年创客、市场主体、乡贤达人到乡村投资兴业,让美丽乡村成就美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