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互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强化基础保障。新建农村5g基站340处,信号覆盖率90%以上;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84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及供水保障专项行动,县域内村庄全部纳入供水主管道。二是扮靓美丽容颜。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冬季取暖热源清洁化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常态化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探索生态塘、生态渠等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持续提升改造9个示范村、100个整治村,建成省级和美乡村24个。三是提升品质内涵。深化小城镇“五个一”工程,加快推进青年社区建设,抓好口袋公园、商业文化街常态化管护,塑强小微产业园区;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各100个。
—— “三个支撑”培优塑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以量质齐升为核心、创新驱动为引擎,加快转型、协同发展,推动产业优化结构、扩量提质。
(一)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打造动力更足的“工业强县”。一是“大招商”聚链引凤。实施“链式经济攀升行动”,围绕“8 1”产业链,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全员招商、多元招商,全年签约过亿元项目75个,其中央企、500强项目3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二是“大转移”飞地孵化。依托上海(兰陵)科创园、兰陵(上海)飞地经济孵化基地,完善“科创飞地”“产业飞地”双向互动机制,拓展“无中生有”产业链条,构建“研发在上海、转化在兰陵,链式配套、梯度推进”发展格局,引进高科技项目12个、招引高层次人才12名、达成产学研等合作15项。三是“大平台”提级赋能。塑强“一区多园”,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开发区,加快推进高纯石英及石英制品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招引过亿元项目10个,新增规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实现产值60亿元,争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农高区,建设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区域性农业创新平台,招引涉农项目5个、申报省级以上人才项目3个,建设创新平台2个。智造新城,招引项目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个;建成国华金泰光伏新材料等重点项目6个,新增规上企业3家;实现产值80亿元,其中泵阀科技产业园产值提升100%。低碳经济集成产业园,落地过亿元项目6个,建成山东佳怡家新材料等项目6个,升规纳统企业5家,实现产值20亿元,其中浸渍纸科技园产值10亿元。四是“大数字”转型增效。加快智改数转,争取神州工业、金泰钢投、众海装备等企业成功申报省级数字类项目,通过数字类体系评定项目10个,全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2.5%以上;推进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8亿元,新增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0个;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等20家,新增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6家。
(二)乡村振兴为基、“土特产”做优,打造能级更高的“农业强县”。一是做强传统农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确保种植面积149万亩以上、综合产量65万吨以上,争创国家级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试点县。新打造种植基地20个、1200亩,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做优长城辣椒、庄坞牛蒡、沂沟粉条、蔡村红丹脆枣等“土特产”品牌;建设蔬菜展览馆,高质量办好第三届乡村振兴品牌节暨第十二届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等。创建市级标准化养殖场2家,争创省级标准化企业1家。二是突出高效农业。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加快建设千喜鹤中央厨房预制菜、德保膳食供应链等项目22个,扩大信良记、递一棒等龙头企业产能,打造中高端预制菜产业集群;依托小微产业园,拓宽产业路径,力争每个园区引进3-5个项目,推进镇级特色产业集约集聚;新建兰花产业园,加快建设盆景产业园;招引过5亿元现代农业项目2个,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增规上企业2家、达到75家,产值突破60亿元。三是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种、养、菌“三元双向”模式,完成山里王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17个;深化“企业 园区(基地) 农户”食用菌产业模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水循环利用等优势项目连片打造,实现年产值1.1亿元。四是深耕智慧农业。扩大“1 8”数字农业平台覆盖面,建设数字农业集中推进区、智慧农业示范区1.5万亩,申报智慧化种植基地2个;将39家市级长三角基地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对接上海西郊国际、北京新发地等国内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提升蔬菜销量10%以上。五是放大创新优势。纵深推进“四雁工程”,评选“王传喜式好支书”10名,选配“头雁”100名,引进“归雁”260名,评选“鸿雁”300名;坚持党建引领、片区发展,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推进合作社同业联合、同域联合,力争市级以上示范社(场)、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分别达到100家、15家,打造示范联合社5家。成立乡创公司,整合县乡村三级资源,打造一体联动、集群集聚的“1 17 n”乡创共同体,推进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汇集,打造智慧应用场景3个,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项。
(三)投资消费为要、商贸业做大,打造活力更强的“服务业强县”。一是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撬动作用,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产业、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等项目建设,实施各类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大项目24个;探索“政府 银行 企业”信贷投放路径,扩大政银企对接,新增贷款投放50亿元。二是激发消费潜能。打造“两城五圈多点”特色商圈,培育社区商业,推进商贸、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消费领域跨界融合,办好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系列促消费活动,做大展会、美酒等特色消费,培育“智慧 ”“绿色 ”消费新业态;探索第四代住房、科技型住房建设,满足群众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赋能文旅发展。用活古镇、红色、非遗、诗酒等文化资源,推进“沂蒙乡愁”民宿建设,创建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旅游重点村各1个,打造旅游精品路线7条;高质量办好荀子文化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四是做强商贸物流。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快培育电商平台经营主体,力争网络零售额17亿元;搭建县级数字物流平台,畅通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服务网络;组织企业参加“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和广交会、华交会等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增加订单,打造海外商品展销中心1家,招引入驻优质外贸企业10家,完成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