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0%、8.5%以上,节能减排降碳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项目建设“谋全局”,奋力夯实“中国最美乡村”的“底气”

  坚持“项目为王”,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做大做实项目盘子,确保“谋划有精度、投资有强度、推进有力度、形象有进度”。

  (一)精细精准争项目。抢抓国家加大政府投资规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围绕新基建、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瞄准中央预算内、专债、政策性融资工具,谋划储备一批利长远、惠民生、补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市年度计划“盘子”。

  (二)高速高效建项目。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2个,总投资312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38亿元。努力破解用地瓶颈,大力清理盘活闲置用地,实施生态修复1000亩,储备土地2000亩,争取建设用地计划1100亩。努力破解资金瓶颈,争取上级债券资金10亿元以上。全面推行项目容缺审批,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

  (三)善始善终成项目。项目不落地等于没项目,项目不开工等于一场空。牢固树立“服务好现有项目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盘活存量项目,对已签约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开工条件成熟的立即启动,存在瓶颈的积极协调,全力扶持项目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加快释放项目的潜力和驱动力。

  二、聚焦产业提振“脱困局”,奋力做旺“中国最美乡村”的“人气”

  产业兴则经济活,产业强则婺源强。我们一定抓住疫后重新洗牌的历史机遇,以“错过一次机遇,就有可能落后一个时代”的自我警醒,锻长补短、扬优成势,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信心,把旅游的“c位”扛起来、把工业的“脊梁”挺起来、把农业的特色亮起来!

  (一)开辟旅游新篇章。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用好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字号品牌,深入挖掘名人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优质消费场景,推动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一是推动旅游国际化。以国际化标准开发产品,加快推进投资20亿元的弦高古城保护性开发,加快卧龙谷滑雪避暑小镇、国际茶旅村、严田国际乡村度假区等“1 6 x”(17)重点项目建设。以国际化的标准规范改造旅游标识标牌,推动景区面貌全面升级,不断提升境外游客接待水平。以国际化视野开展营销,加强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和引进,高水平筹办国际旅游名村村长峰会、严田国际乡村旅居论坛、2023江西省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深化“旅游 体育”战略,力争承办更多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国家级甚至国际性赛事,提升婺源旅游国际知名度,让婺源旅游更有“国际范”,力争境外游客人数占比达到10%以上,真正实现婺源旅游服务标准国际化、营销国际化、游客国际化。二是推动旅游品质化。大力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完成4a级景区品质提档升级,确保江湾景区通过5a复核,全力支持篁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并加快上市进程,持续推动婺女洲度假区做火、水墨上河景区做热、梦里老家景区做优。紧盯亚历山大庄园、月亮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大江岭度假区以及湖林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力争早日落地见效,为未来婺源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组建婺源县旅游协会,优化民宿协会、特色餐饮协会,组织导游、民宿业主、农家乐等专场培训,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探索衢黄南饶四省联动执法,加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推动乡镇(景区)旅游诚信工作站(点)全覆盖,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让一位游客在婺源受委屈”。三是推动旅游品牌化。强化“中国最美乡村”主ip,分类塑造“油菜花海”“晒秋赏枫”“梦里老家”“古宅民宿”等有品牌影响力的子ip,强化主流媒体宣传,利用新媒体和景区营销渠道,强化“生态人文、赣风徽韵、旅居乐游、梦里老家”的独特旅游品牌辨识度,扩大“中国最美乡村”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拓展生态工业新天地。一是深耕“主阵地”。深化“一区多园”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生态工业园、镇头产业园、太白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建筑科技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实现资源统筹协调、产业互补联动。全面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二是主攻“新赛道”。优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由依赖“再生资源和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生态工业和大健康产业”转变,重点抓好数字产业园建设,推进绿色纤维智慧产业园投产达效,启动中草药深加工、药材种质资源库、药谷、中草药博物馆和数字化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大健康产业园、生物智造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0户,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以上。

  (三)培育现代农业新动能。一是强龙头。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实施“满园扩园”行动,培育一批彰显婺源地方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项目(二期)建设,推动香榧、灵芝等林下经济精深加工及正稀茗茶(二期)等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力争新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二是强产业。坚持把茶业作为婺源农业的首位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加快茶产业数字化提升,大力培育智慧茶厂、智慧茶园和直播带货基地。推广种植国家级良种“婺绿1号”。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茶健康饮品饮料。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茶文旅精品线路。力争茶业综合产值、婺源绿茶品牌价值分别突破60亿元、35亿元。三是强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实施粮库智能化提升改造,确保粮食储备安全。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新认证“两品一标”(18)产品5个以上,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51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