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2.97万人。提高居民门诊慢性病等6项医保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15.7万人,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均提高10%以上,“三保”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获评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开工建设中小学、幼儿园16所。“原居安养”模式全国推广,获评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获三项国家级大奖。滨州健儿勇夺9项国际体育赛事冠军。民生实事成效凸显,市儿童图书馆、儿童乐园开工建设,全民健康文化中心主体封顶。总投资36.7亿元的“三院”项目建成开诊,全市每千人床位数全省领先,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居全省前列。我们尽心尽力惠民生,年初承诺的197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七)坚持底线思维,各类风险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扎实推进“四查”“四改”“四提升”,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1%、32.5%。金融风险防控有力,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1.7%以下,存贷款余额增速为五年来最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稳处并举,“心安城市—滨州心语基地”荣获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食品药品、能源保供、意识形态等“一排底线”更加牢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177件人大代表建议、421件政协提案高质量办结。扎实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攻坚行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制定4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坚定不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减“三公”经费10%以上,市本级完成审计项目94个,促进增收节支11.6亿元。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经受了考验、增强了本领,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高昂。
各位代表,一年来,形势跌宕起伏,奋斗充满艰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驻滨单位,向驻滨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滨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向所有的抗疫战士,向为滨州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始终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以过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把解放思想作为动力源泉,站在“三张地图”旁思考谋划滨州发展,全力以赴争第一、干唯一、创一流;坚定不移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懈追求,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贯通,以改革之勇、创新之力引领发展之变;坚定不移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用心用情织好网、兜好底、办好事;坚定不移把真抓实干作为鲜明导向,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干出了“走在前”的担当、干出了“开新局”的样子!
我们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产能转移退出压力加大,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收缩等困难;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新动能支撑仍然乏力;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还存在短板;有些干部的担当精神、创新思维、争先意识、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等。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树牢“发展为要、实干当先”理念,围绕市委“1 838”工作格局,聚焦品质之求,走好精明之路,落实担当之行,全力提升“八大品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滨州样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滨州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合理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围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工业提振”攻坚突破行动
坚持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统筹市级财政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培育壮大优势集群。开展“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三年攻坚,实施“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支持魏桥、京博、滨化、西王等“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存量改造、增量扩展,促进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扶持金属板材进军千亿规模,引导化纤绳网、商用厨具等加快发展,打造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