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态环境呈现崭新面貌

  新首钢地区贯彻落实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冬奥赛场周边加快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和污染土治理工作,区域环境品质实现显著改善。彰显绿色本底,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启动建设,首钢绿轴景观提升、高线公园等有序推进,石景山景观公园及首钢厂东门绿地公园改造提升等多项工程建设完成;园区周边松林公园、新安公园、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西长安街城市森林公园群等建设基本完成,新首钢地区绿地面积达到57.44公顷,公园绿化水平明显提升。打好蓝色本底,秀池、群明湖、人民渠等中小河道治理工作完成,启动首钢水系与永定河流域连通一期工程。污染土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北区除精苯地块外基本完成治理,东南区全部完成治理,累计处理污染土88375吨,全部达到北京市一类标准。深入落实北京市垃圾分类条例,北区冬奥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区域采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源头分类,推动终端无害化处理。

  (六)首钢文化持续融合传承

  培育首钢文化新名片,推动完成3#高炉、两湖片区等首钢典型工业遗存区域更新改造,工业遗址公园金安桥一体化、五一剧场等项目改造有序推进中。强化首钢文化品牌宣传,编制形成《首钢园品牌营销策划(2019-2022)》,着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明确首钢园将通过整合冰雪赛事、潮流发布、城市科技、创意活动等品牌资产,借势发力积极塑造有影响力的ip,有效提升首钢文化品牌价值。积极打造冬奥文化和冰雪文化,随着冬奥组委办公区、“四块冰”、首钢滑雪大跳台本体等工业改造再利用项目的陆续投用,成功举办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活动,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首钢传统工业文化焕发新活力,为新首钢地区区域转型发展注入浓浓的冬奥文化和冰雪文化。

  (七)协同联动促进转型发展

  国家层面,新首钢地区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牌北京“侨梦苑”和“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市级层面,石景山区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首钢园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在新首钢地区落地实施,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牌的首批国际人才社区试点。充分发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作用,协同推动新首钢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事项。区级层面,成立“推进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首钢地区和广宁、五里坨等西部重点区域转型发展。深化区企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石景山区政府与首钢集团协同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区企高层对接会、主管副区长专题调度会等各类会议21次,先后集中解决了超过150个难点问题,有力推动了新首钢地区规划落地。依托《关于建立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市区经济贡献共享机制的工作方案》,完善激励机制,充分释放首钢集团推动园区发展的积极性,形成紧密的区企合作机制。

  二、“十四五”时期转型发展环境

  当前,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老工业区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北京进入首都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两区”“三平台”为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成为北京发展的新要求,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成为北京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新首钢地区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和城市西大门,加快推动“三区”建设,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个关键”动能,融入首都新格局的优势更为明显。新首钢地区作为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核心区,承载着建设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的战略使命。同时,新首钢地区作为冬奥组委办公驻地、首钢滑雪大跳台赛事举办地,迎来冬奥会筹办和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的历史机遇,为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虽然面对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但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外部发展环境更为复杂,新首钢地区的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型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开发建设不足造成可利用的存量产业空间体量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新兴产业集聚度不高,科研机构、高端人才、金融资本等高端要素资源需进一步集聚;高端教育、医疗资源以及餐饮、娱乐等园区配套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后奥运时期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三、“十四五”时期转型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主动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牢牢把握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和服贸会落户首钢两大重要机遇,紧扣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的战略定位要求,紧抓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两大关键,实现区域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将新首钢地区打造成为带动京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二)发展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以规划为标尺,按照北区、南区、东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推进规划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做好资金、政策、机制等方面的保障,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进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释放发展活力。聚焦高精尖产业,坚持“场景牵引、需求带动、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的全产业链创新,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发展新优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